電絮凝設備可以去除水紅的有機物、細菌、濁度、有毒重金屬等物質。與化學絮凝相比,由于陰極可以析出氫氣而具有浮選作用,因此不需要添加化學劑,因而不會發生氯離子的大量聚集。因此電絮凝技術近幾年發展很快,在印染、食品、石油、顏料、市政等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。
電解式氣浮法是一套的氣浮裝置,是一種的廢水處理裝置,是一種國外的新型的氣浮處理工藝技術,是引進、吸收美國技術,經技術人員改進,適合中國國情的氣浮機設備,對污水進行電解法處理也是目前為的氣浮機技術,污水在陰極狀態下產生大量的微小氫氣泡,氫氣泡的直徑一般在18~90微米,起著氣浮助劑的作用。廢水中的懸浮顆粒粘附在微小氫氣泡上,隨著氫氣泡上浮,從而達到了凈化廢水的作用。與此同時在陽極狀態上電離形成的氫氧化物起著混凝劑的作用,有助于廢水中的雜質上浮。電解式氣浮的優點是能產生大量微小氣泡,在利用可溶性陽極時,氣浮過程和混凝過程結合進行裝置構造簡單,是一種新的廢水凈化處理方法。這是近幾年在水處理領域剛剛出現的工藝,這種氣浮法具有設備簡單、管理方便、節省資源、效果良好的特點,因而發展較快,是傳統氣浮機理想的替代產品,已普遍被環保用戶接受。
電解氣浮機適應范圍:
金屬表面加工業及電鍍行業;石化煉油廠;有色金屬冶煉業;制革制造業;船底含油污水;電子及印刷電路板業;冷卻塔排污及含砷地下水處理;
電解式氣浮機改傳統氣浮的靜態進水、動態出水為動態進水、靜態出水,即把含有附有微氣泡懸浮顆粒的混合污水進入氣浮池內的時候,使出流裝置移動,混合廢水的水平流速相對出流裝置為零,從而抑制了槽內的紊流,因而能進行平穩的氣浮分離(即所謂的“零速度原理”),浮選體上升速度達到或接近理論升速,地提高了處理效率,使廢水在淺層氣浮槽中的停留時間由傳統的30~60min減至3min,并且集凝聚、撇渣、排水、排泥為一體。
石化、油田開采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出含油廢水,由于天然或人工乳化劑存在,采用化學法、氣浮法處理含油廢水,通常不能滿足排放或后續處理要求。電絮凝技術在直流電場作用下產生聚合鐵氧化合物,可有效果對乳化廢水破乳,結合其良好的絮凝效果,處理出水含油遠好于傳統的化學處理技術。
電解氣浮主要用途:工業廢水處理,如含各種金屬離子、油脂、乳酪、色度和有機物的廢水處理,產生方式:電解池正負極板產生氫氣氣泡和氧氣氣泡。